您的位置:首页 > 素材教程 > 详情

教育方面的新闻素材-教育的事实论据作文素材

原创:素材网 2023-03-27 09:17:25

关于“教育”的人物素材有哪些?

关于“教育”的人物素材有如下:

1、张伯苓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

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2、

武霞敏

武霞敏,1939年1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退休教师。与丈夫王震均患有小儿麻痹症,夫妻一同克服身体病痛,积极投身“知识扶贫”。40余年间,坚持对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义务家教,义务“一对一”补课累计超过5万小时,长期节省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帮助600余户特殊困难家庭。

3、张玉滚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 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 ,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

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 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4、杜岚、尤端阳

1949年10月1日,濠江中学老校长杜岚在校园中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1947年,杜岚接任濠江中学校长,她始终坚持爱国教育,赢得澳门各界的敬重。她说“我们的希望就在下一代身上。”澳门回归祖国当天,87岁的杜岚放下拐杖亲手升起国旗。

后任校长尤端阳继承了杜岚的教育理念,每逢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他从幼稚园开始对学生进行国旗国徽国歌教育,将宪法和基本法纳入学校公民教育的课程。在他的努力下,濠江中学率先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他将爱国情怀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教育的事实论据作文素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的事实论据作文素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教育的事实论据作文素材1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关于教育的事实论据作文素材2

这是一节自习课,学生们都在座位上专心地阅读、写字,我站在讲桌前批改他们的练习册,当改到小康的作业时,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字又宽又大,格子塞得满满的。于是,便随口说了一句:"小康啊,你的字该减肥了。"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丝毫没想到的是,下课后,几个平素快嘴的孩子将我围住了:"老师,你今天批评小康真幽默,我们喜欢你这样说话。"体育委员帅帅说道:"老师,我们犯错误时,你要能像今天批判小康那样,我们肯定喜欢你了。真的,我们喜欢这样的批评。"

关于教育的事实论据作文素材3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或新闻

浅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初稿)

凡妤于2004-7-15 11:34:54发表于议论平台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利与弊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作为中学生深切体会现行教育体制的优缺点,应明白该如何学,怎样才能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应试教育体系中,高考最能体现这种教育制度的特点。应试教育所要应付的考试主要就是高考。一切以高考为核心开展教育活动,高考就是指挥棒,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服从高考,因而教育制度改革最受人关注的也就是高考制度的改革。“3+X”方案的出台是我国改革高考制度的一项尝试。“3+X”中的“3”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基础科目。 “3+X”方案本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破诸如高分低能的怪现象。但是这个未知的“X”很可能会成为学生新的负担。 “3+X”的“X”已由一个未知量变成了一个未知集合,结果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高考制度下的应试教育更注重知识的灌输。但是在这种教育体系下,高考逐渐成了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在“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下,老师在正常的教学范围外,不断地给学生增加辅导资料、开辅导班。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学习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是成了一种负担,一种压力。

正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老师一心只看重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到了忽视不管的地步。

综合考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只要高考要考的,老师就要督促学生学习,如此一来,作业多了,原来不用考的一些考试也有了。而且老师的教法也和别的科目大同小异:题山题海式.的练习。学生们又陷入另一个应试的“怪圈”。

在国家计委召开的“十五”计划献计献策征文活动颁奖大会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学生李林子的《实行素质教育不妨来一个双轨制》获得二等奖。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生,他在文章中对实行素质教育来一个双轨制的建议,使实行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他的这篇文章里,他提出实行素质教育也应来一个双轨制:建立一套与现行教育体系并列的另一套素质教育体系,实行双轨制,让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竞争,并由市场(学生、招生单位和用人单位)调节,提高教育质量。

和其他进行教育改革、实行素质教育的呼声不同的是,李林子在呼吁实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还提出了如何实行素质教育的建议。在他的双轨制建议中,对应试教育不予彻底否认,而是在应试教育的同时实行并行的素质教育体系,并让市场来选择,看最终市场选择谁,淘汰谁。李林子说,现在的教育体制就像铁路线,每个站只埋头管自己的一段,而没有看到与它相连接的站。他希望教育改革能把各个段很好地连接起来,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开。

3月6日,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薛守琴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也表示,从中学的情况看,“3+X”的改革,从5门考到9门、10门,结果是负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因为只要高考要考的,老师就不敢不教,学生就不敢不学。 “3+X”的方案改变了原来单纯的文理分科局面,但是它并没有改变高考这一高校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手段。独木桥还在,上去挤的人也没有变少。正如人大代表薛守琴所言:“高校选拔人才还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无论多么重要,只要高考不考或无法考,学生就不会重视,家长也不会重视,社会也不会重视。就算校长、教师再重视,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施行素质教育,学校可以有学生自己的电台、乐队、校刊、体育队……但在升学的压力下,我们学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进行这些业余兴趣的培养。高考制度不改,学生永远没有自己的空间,一切素质的培养都是空谈。

1 (转) 应试教育利弊

应试教育让校园网沦为奢侈的“高级玩具

3月27日《光明日报》报道,近日“国家统计局所属《中国信息报》行业企业部以‘中小学校园网应用现状及需求’为主题进行的调查显示,校园网建设正在进入高速增长期,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初高中建立校园网的比例分别为30.1%、28%和36.3%”,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先进的资源和手段,形势喜人。然而推行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要求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而且要求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具备高尚师德素养。在个别应试教育红火的中学,观念陈腐,师德失衡,校园网沦为奢侈的“高级玩具”。

某市为争办全国高中示范校,投资五百万元为某重点中学建成校园网,崭新的老师办公桌上配备了联网的电脑,今年还要给全校每间已有五机一幕的教室添加电脑和投影仪,使之成为多媒体教室,并开放学生电子阅览室。装备如此先进,令该地区普通中学的老师欣羡不已。

老师的办公电脑,理应用来搜集资料、研究教材、设计教案、制作课件、与校内外同行交流教改教研信息,当然还应用于学习现代化教师必须学会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涵盖多媒体、网络和虚拟技术的整合技术。自从配了电脑,昔日冷冷清清的老师办公室骤然热气腾腾,只是在电脑上备课、学习的不多,玩游戏、看碟、下棋、打牌赌钱的不少。过去在办公室打牌,几个人得坐在一起,用火柴棍做筹码,打完后算账兑钱,容易被学生和家长撞见;现在各自坐在联网的电脑上打,电脑记数准确,目标小,安全系数大,甚至还可叫家长一起打,“真爽”!

机灵的学生和来“校访”的家长很快就觉察到老师突然热衷 “坐班”的秘密。某女生去送作业本,看到老师电脑彩显上是裸体女人,羞得满面绯红地逃走,回到教室就发牢骚:“老师太无聊了!平日教训我们不要看无聊的东西,他们自己却在看!”某男生跑到办公室问问题,老师说很忙,叫他等等,他定睛一看,老师电脑彩显上是纸牌,他转身就走,事后说:“老师上班时间可以免费在公家的电脑上打牌,我们课后自己掏钱上网吧玩玩有什么错?”

这些信息很快就由学生和家长反映到校长和相关部门,校长很恼火,不得不两次在教工大会上批评,宣布“谁在办公室电脑上玩就收走谁的电脑”,“谁在办公时间打牌就立刻解聘谁”。不过仅仅是说说而已,没有动真格。

今年2月25日高二年级为分出一个慢班而举行“入学考试”,适逢文印室两位打字员还在休寒假,命题老师虽说都有办公电脑,虽说都通过了计算机一级证书考试,但打字仍不熟练,试卷只能在纸上手写,然后叫文印室誊印,或者在资料上找套题誊印,连英语试卷也是手写誊印的,文印员反映纸张浪费极大。一位老同志见了大发感慨:“二三十岁的年轻老师,配了电脑后连打字都不愿学,花五百余万建校园网难道就是为了给他们添置一个高级玩具?这样下去,几十间多媒体教室装备好了后不也会变成‘多霉体’?”

笔者曾电询省某重点中学,获知他们校园网建成后也曾遇到这种尴尬,大力整顿后,情况稍有好转。但愿有这样问题的中学只是极个别的。局外人士也许会问:老师教书育人,够忙的了,哪有时间在电脑上玩?校园网很先进,是教学的好帮手,老师学会应用,必定如虎添翼,怎么会当作玩具?圈内人士说,教风师风今非昔比,这都是应试教育作的孽!

一位校长说:“评价中学的硬指标还是高考成绩,中学老师的水平都差不多,上课也差不多,关键在于抓得紧,抓得紧高考就会出成绩。”所谓“抓得紧”,就是敢于收费、补课、订资料打题海战。既然教学目标定位于应试,毋须顾及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老师的要求就大大降低了。

学生为应试而学,负担越来越重;老师为应试而教,要求越来越低;补课多,课时就多,一节课内容可作几节课教,简单重复可以没完没了,教课没压力了;资料订得多,指挥学生游题海、对答案成了重头戏,备课变简单了,资料是成建制订的,各式各样的题目如山似海,谁也做不完,没有必要自己动手编写、打字;老师备课、教课变得越容易,钻研教材教法的惰性就越大,提高教学水平的压力就越小,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的紧迫感就越弱,玩耍的时间、乱七八糟的事情自然就越多。北京七中英语特级教师傅敏一针见血地说:“搞题海战术的老师是自己没本事。”而金陵客在《三论“差师”》中指出,在学校“片追”的生存环境里,“一个老师要想不变成‘差师’,恐怕也很难。”应试教育在繁殖“差师”,“差师”在捍卫应试教育。“差师”一旦成骨干、应试教育一旦成主流,现代化的校园网能不尴尬?

< 上一篇 新闻片尾曲素材-新闻联播片尾曲是叫什么? 下一篇 > 2021年热点事件素材-2021年新闻热点及作文素材积累
相关推荐
校园卫生海报-创建卫生城市宣传海报-怎么设计环保海报?
插画培训培训-插画培训机构推荐
海报奶茶招聘模板-奶茶店招聘信息怎么写?
校园纳新海报-社团纳新海报尺寸-动漫社招新海报制作要怎么作
最新模板
最新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