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花的经典诗句学生写作素材
关于描写花的经典诗句学生写作素材(一)
1.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
2.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3.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4.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上商侍郎》
5.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6.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7.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8.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
9.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风》
10.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11.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12.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13.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14.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15.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16.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杜甫《江梅》
17.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18.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李世民《元日》
19.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20.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关于描写花的经典诗句学生写作素材(二)
21.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武夷山中》
22.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23.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24.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25.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毛滂《踏莎行・元夕》
26.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何逊《咏早梅》
27.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28.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9.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30. 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31.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32.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33.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4.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35.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36.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37.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3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9.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40.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关于描写花的经典诗句学生写作素材(三)
41.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
42.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43.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44.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45.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戴复古《淮村兵后》
46.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47.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48.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49.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50.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51.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52.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5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54.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55.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主席《卜算子・咏梅》
56.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57.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58.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59.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60.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送一束鲜花给自己作文素材
记得小时候,所有和母亲有关的节日,我都会为母亲送上用彩笔绘制的贺卡,简简单单。
很快,我长大了,妈妈却总是重复着为我做每一件事,然而我却不了解,她似乎爱我爱得过了头,成了一种束缚,一种烦恼。她脾气不好,种种原因,她常发火,有时甚至有一些莫名其妙,倔强的我只是不甘示弱地抵抗来证明我的胜利。她不很了解我,因为我不常和母亲交心,什么都锁进日记里。长大了,在母亲节买礼物也成了可有可无的习惯。
去年的母亲节,一场争吵,给我的热情泼了冷水。本想拿出自己积蓄给母亲送一束康乃馨,我想她一定会高兴。然而,一切不是像我想象的那么甜蜜温馨,我和母亲又开始了“冷战”,看着抽屉里准备好的钱,我把它狠狠关上了。
伫立在花店门口,我犹豫着,到底买不买,我不知道,我想靠它结束“冷战”,说实话,我还在生母亲的气。最终,我用一枚硬币做出了决定,正面买,反面走,硬币从指尖弹了出 去,跃上半空,又旋转着落地,就这么一刹那,我突然希望它是正面,突然渴望妈妈的笑脸,可惜,硬币稳稳当当地停在了反面,我更茫然了,作个决定真有这么难?我问自己。既然让硬币作了决定,就听天由命吧!
那一天在她的忙碌生活中,似乎根本不存在这个节日,或许因为我从没有在这天送过礼物而习以为常。
临睡前,我的书桌上又放着一杯牛奶,妈妈默默地做了这一切。我忽然觉得愧疚,忽然体会到我对妈妈无形的伤害;忽然自责我竟用一枚硬币掂量了妈妈对我的爱!忽然想送上一大束鲜花;忽然很想对她说一句一直难以启齿的话:“妈妈,我很爱你!”也许女儿难以启齿的话,母亲何尝不知。
五十九朵鲜花写作素材
这是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乔是当年的男生,林是当年的女生,他们同时就读于山东兖州的教会学校。林是当年兖州有名的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家庭殷实,她的穿着是同学中最时尚的,又因为人也生的天生丽质,因此不论到哪里总是吸引着男生们火辣辣的目光。
但是,绰约多姿的林却独喜欢家庭贫寒的乔。乔是青岛郊区一个贫困农家的儿子,因为上不起高学费的学校,就来到了这个可以减免学费的教会学校。
教会学校是天主教会办的,除了必须要学习的教会课程以外,还有一些常规的文理课程,甚至还有军事课程。林特别喜欢物理,乔也是,他们同时也喜欢军事课程。尤其是乔,开学不久就迷上了军事。当时国家正是战乱的年代,他渴望学一身本领,报效国家。他们常常在一起谈论时局,谈论军事,林渐渐为乔的远大抱负所折服。
秋去冬来,他们常常徜徉的小树林成为他们爱情的伊甸园,在每天心灵的对话中,两棵年轻的心碰撞出了爱的火花。他们相约终生不负,等国家和平了就走进婚姻的殿堂。
但就在快到春节的时候,战局突变,男生都被强制要求入伍参战,女生也都被征调到野战医院。一夜之间,他们失去了联系,不知道对方去了哪里。
林去的部队节节败退,退过长江,退到海南,最后退到了台湾。到台湾以后,林改名换姓,但是恪守着当年与乔的约定,始终不肯再爱,她登报发广告,一直想尽办法与乔建立联系,但是始终杳无音信。直到快40岁的时候,才与台湾的一个当地男子成婚。
分手以后,乔去了一个野战部队,但是不久就随着部队战败被俘获。大陆解放以后,他被分配到济南一家科研所,成为一名专家。他也始终不断地打听着林的下落,但是一直音信全无。因为他听说当年林去的部队,并没有经历残酷的战争,就随着溃败的部队一路南下去了台湾了。当家人奉劝他的时候,她始终记着当年与林的约定,不肯改变,直到20年以后才娶了一名医生。
到了2008年的7月,乔的孙女作为首批大陆赴台观光的游客来到了台湾,她知道爷爷的爱情故事,因此她来台湾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找到林。临行前,她向爷爷辞行,特意要了爷爷和林年轻时的照片。虽然她不知道林是否还在人世,但是,即使能够找到林的后人,也算圆了爷爷的一个夙愿。
她到达台湾以后就在台湾的中央日报登了寻人启事,并把爷爷珍藏的两人的照片也同时刊登了出来。她在启事中详细描述当年两人分手时的情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知情者看到。
果然,就在启事刊登之后的第3天,她接到了一个电话,打来电话的是林的孙女,她高兴地告诉她,林还活着,听说了这个消息十分激动。林的家人邀请她到了林的家里。启事是林的儿子看到的,他早就知道母亲的爱情故事,并切看到过母亲珍藏的两人的照片,与报纸上刊登的那幅完全相同。
可是,当乔的孙女与林的家人商量安排老人见面的`时候,林却拒绝了。林说,她不希望乔看到她现在老态龙钟的样子。她希望在乔的心目中,自己永远是过去年轻美丽的倩影。乔的孙女看到,当来人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的时候,满是鱼尾纹的眼角边,流露出些许的羞涩。但是,老人又说,她在有生之年要见到他。
当孙女从台湾回到济南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爷爷,乔很动情,他更理解林不愿意他看到她现在这个样子的心情。但是,他同林一样,是多么渴望在有生之年见一面啊。两人都已经80多岁,他们的分手时间已经59年,时光还会留给他们多少时间啊。
但是,孙女们十分理解林的心思。他们也多么希望老人们既能够见面,又能够保持青春的美好啊。
最后,两人的孙女,终于想到了一个完全之策!
一个月以后,林在孙女的陪同下来到济南趵突泉边。乔在孙女的陪同下在趵突泉边等候。乔的怀里抱着59朵鲜花。两个女孩子提前退到了一边。
林慢慢地走向了她59年音信全无的乔。而怀抱鲜花的乔用目光在人群中搜索着自己心目中的林。一位老年女性走过来了,他献上一朵鲜花;又一位老年女性走来了,他再献上一朵……
林满含热泪悄悄回到了孙女身边,她让孙女挽着自己慢慢消失在了川流不息的游人中。她的心愿已了,又让自己的美丽永远定格在了美丽的泉城。
而此刻的乔,还在向经过自己身边的老年女性赠送着艳丽的花朵。他知道,有一朵花,给了自己的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