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朵水彩双色红黄渐变月季花~| 水彩画室 No.3
水彩画室
- No.00003 -
>>>今日主题:红黄双色渐变月季花
完成稿 春夏 2020.07.18.(尺寸:270X270mm)
水彩画室是春夏的个人绘画项目,仅做绘画、素材的分享和记录,不求深刻,只求简单随心。画画,是我童年时的第一个梦想,并为之努力过;如今再次拿起笔,以画会友,一起画水彩、话水彩。定个目标,希望有生之年能画到No.99999。
―春夏Sprimmer
>>>【使用工具】
• 颜料:透纳艺术家24色管装水彩;
• 画笔:善琏湖毛笔小楷、拉斐尔平刷;
• 水彩纸:溢彩高贵300g中纹全棉8K四面封胶水彩本;
• 辅助材料:2B铅笔、橡皮泥、平头尼龙笔、餐巾纸。
>>>【学习重点】
• 掌握水彩画中的湿接技法;
• 水彩不易修改,覆盖性弱且具有透明性,一般从画面中白调子部分入手。
>>>画前说一说
双色玫瑰的花语是――为爱奋不顾身,倾尽所有。
这样的爱情,就跟双色玫瑰本身一样,开放速度快,花期短,好似烟花彩虹一样,美丽炫目却短暂。即便花期短暂,也要极尽绚烂,爱得彻底。
双色玫瑰(花边色)原产地法国,后来引入中国云南,主要用于生产切花、容器栽培等。
双色玫瑰花瓣下面是浅黄色,尖上是红色,交界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适合水彩的湿画法。
这朵玫瑰花我画的时间有点儿长,断断断断续续画了1个白天+1个晚上,主要是出现了点意外浪费了不少时间。
先用2B铅笔画线稿,由于细节有点多,最后整体的笔迹不轻,由于水彩的透明性,后期上色时浅色水彩是盖不住铅笔笔迹的,建议在上色前用橡皮泥滚一滚线稿,把浮色滚走。
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画线稿时面与面之间的关系一定要交代清楚,利于后期上色。
关于用色:
这朵双色渐变玫瑰我用的是透纳艺术家24色管装水彩,
红色偏暖的部分主要用色是: 12玫红+14大红+16朱红;
红色偏冷的部分主要用色是: 12玫红+14大红+68品红(紫红),暗部适当加52蔚蓝;
黄色偏暖的部分主要用色是: 73那不勒斯黄+24永固黄+一点12玫红;
黄色偏冷的部分主要用色是: 73那不勒斯黄+24永固黄+一点12玫红和52蔚蓝;
有些品牌的颜料没有73那不勒斯黄,也可以用生褐+柠檬黄+玫红+蔚蓝调和。
在画到玫瑰花最后两片暗处的叶子时发现有点脱胶,最后画背景时才发现脱胶严重,背景本打算铺上梦幻的紫色,上色后发现到处都是粗粗的黑点,叠加了几次紫色还是盖不住那些粗粗的黑点,颜色虽然越来越深,由于水彩颜料的透明性还是盖不住脱胶的地方,背景看起来花花的,后来索性罩了一层黑色,你觉得效果咋样?
>>>过程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细节刻画
整个画面干后,用了比较纯的 12玫红+14大红+16朱红 轻扫了灰部来表现花瓣的肌理效果,偏冷的地方适当加68品红。
12
13
14
>>>绘画过程视频分享
>>>【回顾总结】
为了更好的湿衔接,亮色部分面积可以稍微画大一些,重色可以盖住亮色。
注意整个画面中空间关系及冷暖关系。
画面干了,需要及时用喷壶喷水。
喷水后一定要等到水被纸吸收了表面没有浮水再来画。
要想玫瑰浓郁,颜料一定要调和浓郁,也就是色多水少。
今天画的水彩画,你喜欢吗?
以画会友,
和我一起话水彩、画水彩!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先定个小目标【画满1000张】!
玫瑰绘画大师!他擅长画玫瑰和百合,被人们称为“花之拉斐尔”
Pierre-Joseph Redouté
约瑟夫・雷杜德
比利时, (1759-1840)
玫瑰绘画大师
人这一生,
总被欲望所困,
想做的事太多,
一辈子能专注做一件事,
又太难、太少!
雷杜德(Pierre-Joseph Redouté)
就一辈子做了一件浪漫的事:
专注画花。
我们都知道,
在照相技术并不发达的过去,
人们只能通过绘画来展现
人物的英姿、山河的壮丽,
一草一花无不如此。
因而那时的植物学家,
同样也是画家 ,
一花一草一枝一叶无不体现着:
他们对科学的严谨和艺术的审美。
在所有植物图谱画家中,
最为人称道的就是雷杜德。
他擅长画玫瑰和百合,
被人们称为 “玫瑰绘画大师”
“花之拉斐尔”
出生于比利时的他,
少时缺乏正式的教育,
然而在同为画匠的父亲和祖父熏陶下,
他对艺术有着极高的天分。
雷杜德的故乡,那儿的喷泉就是为了纪念他
13岁,
当大多数人还涉世未深时,
这位叛逆的少年
便背起画纸,拿起画笔
离家出走环游比利时,
靠给别人画肖像艰难维持生计。
这样的“野游”生活
一过就是10年,
23岁他随哥哥来到巴黎,
因缘巧合结识植物学家查尔斯,
对植物插画一见钟情的他,
从此疯狂痴迷。
为了将植物画得精准唯美,
他不仅跑到英国皇家植物园,
没日没夜地研究学习,
还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埃及探险。
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植物,
也由此 一 一诉诸他的画笔 。
丰富的色彩,
细腻的质感,
让雷杜德一夜间在巴黎大受欢迎,
甚至引起皇室的注意。
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
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
“上瘾”般地迷恋玫瑰,
便不顾一切把雷杜德聘为陈列室画师。
玛丽王后
不曾想法国大革命爆发,
国王、王后纷纷被砍头,
雷杜德却因为一身才华,
侥幸躲过牵连。
不仅如此,
她还受到巴黎社交界名人
约瑟芬的赏识。
约瑟芬
而这位目光独到的贵妇,
也绝非等闲之辈,
她后来嫁给大名鼎鼎的拿破仑,
一跃成为皇后。
雷杜德也顺理成章
成为宫廷御用画家。
当时约瑟芬皇后在巴黎郊外的梅尔梅逊宅第,建造了一座宏伟的玫瑰园,栽种了3万多株玫瑰,其中不乏举世罕见的珍稀品种。
出于对她爱好玫瑰的敬意,在英法海战时,两国甚至曾停战以便运送玫瑰给约瑟芬的船只通过。
而雷杜德正是在这座玫瑰园中,
由壮年画到白头,
20余年的厚积薄发,
才终于完成那本举世闻名的《玫瑰圣经》。
书中169种楚楚动人的玫瑰,
成为世界玫瑰的经典,
此后180多年的时间,
这本书在全球风行,
世界各国以各种语言和版本
出版了200多种《玫瑰图谱》。
最浪漫的玫瑰,
来自最不浪漫的劳作。
雷杜德将自己独特强烈的审美
融入到严谨的科学和学术中,
以至于被人们赞誉:
“最优雅的学术,最美丽的研究。”
约瑟芬皇后死后,
雷杜德一度遇冷,
不过他却一直默默无闻,
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情。
任凭革命政权更迭,
甚至人头落地血流成河,
他只管画自己的玫瑰。
风起云涌的政治风暴,
无法掀动他宁静内心的一丝波澜。
他前前后后为近 50 部植物学著作绘制插图,创作了 2100 幅植物图谱,涵盖 1800 种不同品种。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在雷杜德之前从未被人绘入画中。
蛰伏近十年,雷杜德才终于又被人记起,1822年,他被任命为自然史博物馆的设计大师。1825年,查尔斯十世授予雷杜德骑士称号。
可荣誉、名声、财富,
对他来说早已如过眼云烟,
他最在乎的是能给世人
留下永恒的艺术之美,
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1840年6月20日,
81岁高龄的他
在工作台上观察一朵百合时离世。
画了一辈子的花,
最后能在花儿的注视下,
沐浴着花香安静离世,
我想对一位画匠来说,
也是这辈子最幸福的事。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急 !玫瑰花用AI怎么画?(带步骤)
只能告诉你大概的方法:
一片一片的画出每个花瓣(钢笔工具)
然后每片渐变填充到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