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素材教程 > 详情

如何寻找新闻素材-如何挖掘新闻素材

原创:素材网 2023-04-01 16:54:55

新闻素材的八大来源

信息时代,新闻和信息报道已成为各类企业、各级社会组织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新闻写作已成为现代职场人士的一项基本技能,经常需要将自己的工作或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写成新闻或信息稿,对内对外进行宣传。有的单位和部门还将员工每年发表新闻和信息稿件的数量作为绩效管理的一项指标考核。

要写出好的新闻和信息稿,首先就要有丰富而充实的素材。我经常听一些通讯员抱怨,没有什么新闻可写,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取新闻素材。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获取新闻素材的途径,供参考。

一是从日常工作中观察搜集。所在单位、部门或个人的工作计划、工作举措、工作进展、工作成绩、创新方法及亮点、甚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每天工作中所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可成为写作新闻和信息稿件的素材。这就需要通讯员用心观察、密切关注所在单位、部门的工作动态,随时搜集和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线索,然后深入采访写成新闻或信息稿件投稿。

二是从文件、材料和报表中收集。信息时代,信息爆炸。各级下发或上报的文件、报告、报表和简报、通报很多,都是各单位业务发展或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料,里面的新闻和信息素材含金量也很高,在阅读或浏览时只要用心,往往都能找到可供报道的素材。各类简报和总结汇报之类的材料,信息量更大更广,对于常坐办公室的管理人员来说,是个重要的获取新闻素材的渠道,有的素材稍做整理,通过采访挖掘,就能写出一篇有分量的稿件来。

三是从会议或活动中获取。会议上传达上级重要精神、做出重大决策、安排布置重要工作,领导有讲话、有会议材料,有时还会有典型发言,信息量很大。还有各级组织的各类活动,如项目的谈判签约或工程启动、党团工会等组织的活动,只要留意,也能捉到一条有时甚至是多条“活鱼”。

四是在基层检查调研中发现。工作检查和调研活动甚至是自己参加的某项营销活动,常能发现许多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人好事或存在的问题与困惑,通过筛选、挖掘,也能提炼出好的新闻素材为我所用。

五是从别人的报道中寻找。这不是去啃别人啃过的“馍馍”,而且通过阅读别人已写过并发表的稿件(包括各类报刊、网络和自媒体、甚至是即时通信工具里发出的稿件或信息),从中受到启发,脑洞大开,通过联想,获取本单位独有或更好而没有报道的新闻素材。

六是充分挖掘已有素材潜力。挖掘已经新闻素材的潜力,用同一素材或同一新闻事件从不同角度写出多篇新闻稿或不同体裁的新闻稿件,也可将已发稿件的不同素材综合写成新的稿件,进行投稿。

七是自己创造或培育素材。作为通讯员,还可主动制造或引导他人制造新闻素材进行报道。如开展某项中心工作,可以创新工作方法,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取得特别突出的成绩或与众不同的效果或效应,从而形成可供报道的新闻素材来,但这绝不能做假造假,真实准确是底线。

八是广交朋友,拓宽信息渠道。平时与各层面、各专业的人员多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只要你坚持经常写,写多了,自然也会有人主动为你“报料”。平时也可多与各级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多沟通交流,从他们那里获取报道重点,再有针对性地收集素材。

以上只是抛砖引玉提供自己的一些经验或想法,其实获取新闻信息素材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很广。作为业余通讯员,除了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新闻敏感性,用心用情观察,更需要用足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才能发现并收集到更多更好的新闻素材,写出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稿件。

如何挖掘新闻素材

采访,是记者挖掘、捕捉新闻素材,触发新闻灵感的必要途径,也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而要想拿出价值较高、不同凡响的新闻作品,除记者自身必须具备高超的写作技巧外,关键还在于采访必须深入。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试图将采访实践中的体会和实践作一番探讨,愿以浅见请教同仁。

新闻是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实报道。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记者必须深入客观地进行采访,完整准确地反映新闻事实。深入采访有它独特的优点。

一、 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是指不拘一格、自由灵活、深入采访方式的多元化。在深入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可根据采访内容和需要,自由选择采访角度和方法,或先听、或先问、或先看,多途径、多方式获得特殊新闻材料。

二、 真实性

只有深入现场、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进行深层采访,才有可能获取原汁原味、真实可信的新闻素材,有效避免和克服失实报道。

三、 典型性

深入采访可以使记者广交朋友,扩大新闻信息渠道,达到开阔视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发现鲜活生动典型的重要新闻。

四、 及时性

直接深入实际进行采访,可以以快取胜,从中及时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东西,克服“绕弯子、兜圈子”的弊端,从而通过快速高效的途径,及时将新闻事件传播给媒体受众读者。综合上述几点,深入采访确有着一般采访无可比拟的优点。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采访深入呢?

首先要一竿子插到底。一般讲,采访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指派式;邀请式;由头式。除此之外一般以记者自行选择采访对象为主。采访就好比到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寻找宝藏一样,只有沉下去“抓”,沉下去“找”,才有可能挖掘到新鲜感人和有价值的东西。有句话说得好,新闻采访就象拿筷挑面条,沉到底,靠边挤,慢慢提。不论广播记者也好,还是电视、报刊记者也好,一个最终目的都是要拿到好新闻,获取好素材,让听众、观众、读者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从而明白事理。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多途径介入,多形式深入,多层次挖掘,去发现生活中最新鲜、最感人、最生动、最有趣的新闻事件。搜集新闻素材就像奸商一样贪得无厌,角度选择就像税吏百般挑剔,独辟蹊径,洞幽显微,溯本求源,力争做到采访面广,选择性强,搜集到人人心中都有,人人笔下皆无的新闻素材,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鲜活有趣、生动感人,吸引受众读者。

其次,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正确运用观察是采访中深挖新闻内涵的有效途径。有时我们要采访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单位,或者几件事、几个人、几个单位的基本材料已经很具体了,这是不是就算深入了呢?我看也未必。观众、听众、读者要全面准确地了解事物真相,观察则是记者采访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感性实践到理性认识,从量变到质变,从片面到全面,从肤浅到深入,认识深化要有一个过程,而问题的发生发展却常常带有偶然性。记者通过对被采访对象的语言、行动及周围环境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不仅可以充实记者的采访内容,促使记者去思考,而且还可以透过某一现象,发现挖掘深层次最本质的东西,从而写出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新闻。如果不深入观察了解,偏听偏信,可能就会出现虚假新闻,误导听众、观众和读者。记者要敢于冲破表面现象,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观察,细心研究,反复思考,力求看得真切,听得仔细,虚心倾听多方面的不同意见,自觉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整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要人云亦云、道听途说,以免发生失实报道。

第三,要做到宏观采访与微观采访相结合。要达到宏观和微观有机统一,就要正确掌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采访方法。“由此及彼”是通过事物外部联系,在比较中探寻事物内部规律,这里是指联想性;“由表及里”是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在研究中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这里是指思考的深入性。有人说,采访在问、听、看、访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全面的宏观采访,就算深入了。依笔者之见,这只能算进行了一半的采访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在宏观采访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意识、多侧面、多角度进行微观采访,进一步增强采访工作的彻底性和完整性。从而使采访到的素材更具体、更完善、更典型、更生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树立求真务实的态度,注重全方位进行调查研究,不当“采访长官”,不当“天外来客”,勇于同被采访对象交朋友,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宏观看微观,从宏观中着手,在微观中探寻,最终使采访活动达到宏观与微观相得益彰、辨证统一。

第四,要勤于动脑,注重思考。“新”是新闻最本质的特征,深层思考,则是获取好新闻的前提条件。深层采访时,搜集新闻要抓住一个“新”字,着眼一个“深”字,既要广泛收集了解各种新闻素材,又要勤于动脑,在思考中捕捉和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同时还要有吃苦奉献精神。有人说,记者采访就像蜜蜂酿蜜般辛勤繁忙。职业特点决定了记者必须经常不断地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吃得万般苦,方得甘甜果。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克服呆板教条的采访模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心琢磨,勤于思考,有分析、有思考。手头采访的素材多了,家底厚实,用时信手拈来,好中选优,优中选最,从而使采访到的新闻掷地有声,呼之欲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想拿出好新闻,好作品,就要有求实的态度,吃苦的精神,辨证的观点,正确了解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力求看得仔细,听得认真,采得准确,谨慎认真地对待每一次采访

自媒体素材从哪找呀?

主要看你是哪个领域的自媒体。本人主要写跟商业有关的文章,注册是很久之前就注册了,但一直没怎么写,真正发表文章是从上周开始。最新的文章基本达到楼主说的每篇文章都过万阅读。个人觉得素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1.亲历的真人真事。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经过自己的思考,提炼出思想内涵,形成文章。

2.新闻。多看新闻,从新闻报道中获取素材,加入自己的观点、看法。

3.读书。多读书,获得灵感,对书中的思想加以提炼扩展,加入个人经验、思考。

4.身边人的故事。可以写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的故事。

5.陌生人的故事。所谓陌生人的故事,就是你不认识,但通过身边的熟人听到的故事。

我认为感觉主要看两点,

1,自媒体号本身有大量的铁粉,阅读过万不是问题,即使你是随便发了篇文,吐槽下早餐包子不好吃之类的。都会爆你信不信?

这类作者就类似于明星,自带话题。

需要素材么?

几乎用不到吧。

2,蹭热点,有方法的蹭。

好吧,这里才是干货。

素材哪里寻找?

当然是微博,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知乎,这一类网站啦。

娱乐,社会就上微博找,专业性的上知乎,直接看热点文章,那个热那个爆写那个,相信过万也不难吧。

还是要坚持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不得。

手机打字不配图了,累

< 上一篇 热点时政素材2021-2021时事热点作文素材整理摘抄 下一篇 > 时事评论2021最新热点素材-2021最新时政摘抄?
相关推荐
校园卫生海报-创建卫生城市宣传海报-怎么设计环保海报?
插画培训培训-插画培训机构推荐
海报奶茶招聘模板-奶茶店招聘信息怎么写?
校园纳新海报-社团纳新海报尺寸-动漫社招新海报制作要怎么作
最新模板
最新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