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申论写作素材有哪些?

、关于坚持的作文素材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他告诉我们:赢,贵在持之以恒。“恒”,完成幼苗茁长为参天大树的抱负“恒”,实现小溪汇成江河的理想;“恒”,成就了骏马至之千里的志向。
苏轼,是国文坛的一座不朽的丰碑,他说:“古之成大事者,不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他强调的是,坚持和持之以恒,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成大事”的目的。
美国当代的医生威廉?奥斯罗每天都要坚持阅读15分钟,这使他不仅在医学领域知识渊博,其他方面也满腹经纶,拥有了良好的文学素质。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持之以恒,不好高骛远,着眼于今天,着眼于当下,一步一脚印,坚持走好每一步。
丘吉尔在一次演讲中说:“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丘吉尔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此,在于他的不肯放弃。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2022省考申论:做好素材积累写出高分文章

这些人的事迹,可以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在公务员考试当中,有这么一句话叫“得申论者得天下”。同样,在申论当中也有一句话叫“得作文者得申论”。每一个省份的申论作文都有自身的特点,考生在备考中更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才能在考场上有的放矢。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省考价值观类作文的一些特点。
考查人物品质、价值观类话题较多。省考申论中,出现人物的材料比例较大,很多考察的都是精神品质、价值观类的作文。比如,2019年的《中国精神》,2020年的围绕“布衣院士”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写一个作文,材料都是介绍了人物的先进事迹,让我们根据事例写一则作文。这类价值观类的作文,要求考生要熟练掌握大量的人物事迹,可以按照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精神这样的思路来介绍人物事迹。
姜洋洋、张涛、韩文兴的事迹可以作为我们的写作素材。
要求里面写明不许大篇幅摘抄材料。纵观过去几年,作文很多时候,在要求里面明确的要求了不能大篇幅照抄照搬材料内容。很多考生会说,申论不就是抄吗?确实如此,什么叫照抄照搬呢?指的是抄材料的原词原句,如果我们用自己的话写材料里面的事就不算照抄照搬材料。
材料内容积极向上。我们发现,作文很少出现负面的话题,基本上材料都是十分积极向上的内容,所以,我们写出来的作文也是一篇价值观积极向上的文章。想要写好这样的文章,需要大家平时加强积累,积累经济、政治、文化、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一系列热点领域的名言警句、事例,做到活学活用,有的放矢。
作文与材料联系紧密。我们发现,作文基本上都是结合所有的材料来写的,必须要做到紧扣材料。分论点的提取,要充分的结合前面几个小题的内容,前面小题大家写的答案,就可以作为我们写作文的论据。在做小题的时候,大家要概括所有材料的内容,领悟出题人想让我们表达的中心主旨。
2022年省考面试中可引用人物――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院士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水稻杂交研究,几十年如一日,收获了无数科研成果。他用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看似简单,其实极难。他的这种专注与定力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2000年实现亩产700公斤,且逐年增长,更大胆的计划,2020年攻关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90高龄的袁隆平,依然是壮心不已!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多少个田间地头走出来的,让人民能够不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他以工匠般的精神,把研究水稻做到了极致!
二、不图享乐,只求奉献(淡薄名利)
袁隆平院士即使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但他依然居住在跟我们普通家庭一样的狭小的房子里。他一心想的都是如何改良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解决全国人民乃至全球人类的粮食问题。他的这种不图享乐、只求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我们难以想象,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科学家每个季度只领着1万5千块的国务院津贴,袁老却乐此不疲。
三、不谋私利,一心为民
袁隆平院士曾经开玩笑地说,他有2000亿。实际上他的贡献难道不值2000亿吗?但是他从来不会以自己的科研成果来谋求自己个人的利益,他的心中装着的永远是全国人民。他的这种不谋私利,一心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2019年,三名年轻力壮的工作人员,在人民大会堂的东门大厅,用轮椅把89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缓缓地抬进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主席的亲切接见,并授予他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这是实至名归,他把人民温饱记心间,人民就把他抬进大会堂!疫情期间,袁隆平院士90岁了,却仍然在想着改造我们的盐碱地,提高亩产,保证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他的研究让数亿人受益,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样一位农民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