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毛笔字楷书对联

上联:端午节祭奠屈原
下联:中秋夜思时离骚
扩展资料:
毛笔字有五大字体:楷,篆,行,草,隶。
1、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是我国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种书体。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著名书家有楷书四大家:唐朝欧阳询、唐朝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
楷书一般作为入门书体,其上可追篆隶,下可及行草,有承上启下之作用。
2、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篆书是最早的一种书体,其笔法比其他书体相对简单。篆书结字富有装饰性。篆书体划严肃,布白严谨,学习篆书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
3、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以宋代的最为著名,有米芾、苏轼、蔡襄黄庭坚等。
行书代表作《兰亭序》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草书: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的松江本。
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
5、隶书:
隶书在篆书之后,是一种非常优美的书体。有波、磔(zhe)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
毛笔字正楷怎么写

新年快乐毛笔字正楷写法如下图:
拓展资料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现代。
如何用毛笔书法写对联?

第一首
虎啸雄风过大年,梅开五福庆团圆。
江南已绣花枝锦,塞北犹吟玉蕊笺。
城市华灯炫楼宇,乡村彩炮动田川。
含情老柳萌新绿,春到人间万象妍。
第二首
欢快东风送暮冬,温柔酥雨觅青踪。
山披绿氅春情厚,水映红妆暖意浓。
燕语莺声惊柳梦,蜂飞蝶舞惹花容。
人间美景无边好,羡煞神仙下九重。
第三首
玄鸟衔云吐紫烟,虎吟浩气唤晴天。
山明水秀春光好,雨润风和草木鲜。
旧岁虽寒寒已过,新年向暖暖将传。
山河无恙歌安泰,国盛民丰唱大千。
第四首
牛来鼠去梦无边,雪舞梅花又茂年。
一片朝霞宣旦日,万家紫气是神仙。
香肠腊肉楼檐挂,翁妪孩童锦绣穿。
水绿山青村落富,奋蹄耕播再加鞭。
第五首
子鼠上天消疫病,金牛下界济安康。
踏平浊浪方舟稳,扫灭尘霾禹域昌。
欧美洋倭甘没落,中华信友共辉煌。
神州永盛春常在,更岁欢歌贺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