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可琪春节绘本:童书里那些浓浓的年味,和孩子一起乐享童趣年
春节是我们的农历新年,是中国民族最隆重、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最喜欢过春节,除了可以穿新衣、放鞭炮、逛庙会,还可以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兰可琪精心为大家地准备了这份春节主题书单,让孩子通过绘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绘本里体验浓浓的年味。
01
《小年兽》
勇气、友谊、责任、耐心,没有成人式的大道理,一个关于“年”的传说。
作者:
熊亮 文 / 图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适读年龄:
3~6岁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
:
8.2
内容简介:
你听过“年”的传说吗?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住着一个孤独的怪兽,叫“年”。
他有四只眼睛,一张大嘴,还挺着个大肚子。每到冬天寒冷的时候,他就会特别生气,从山上冲下来,抓住那些孤独的人,把他们吞掉……救命啊!
怎样才能从“年”的手中逃脱呢?除旧迎新的习俗又有哪些呢?让这本充满年味的书来告诉你“小年兽”的故事吧!
推荐理由:
画面注重线条和墨色感;但结构和语言表达却不受传统束缚,现代、简练、纯真,有着独特的幽默感和诗意;“万物有情”,小年兽变得热闹又和气,能轻易被孩子、甚至不同文化的读者理解,极富 情感 表现力。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02
《回老家过年》
浓郁的年味饱含亲情的温暖让孩子学会表达爱。
作者:
孙卫卫 / 文,张娣 / 图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适读年龄:
5~8岁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回老家过年》通过温暖的生活故事呈现祖孙三代吃穿用度上的差异,表现祖国的发展和日益强大。
故事从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开始,到春节假期结束返回城市,通过祖孙三代的温情互动,带出了人们吃穿住用行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推荐理由:
这本书完整地记录了远离家乡在外成家立业的儿子与妻、子回老家过年的点滴,让书中的第三代“我”从开始的“回爸爸老家过年”到期待“还要再回我的老家过年”,也体现了一个从没有回过老家的小小孩对家的 情感 认同。
如果有家长朋友们今年带着孩子回老家过年,不妨和孩子一起共读此书。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03
《灶王爷》
在轻松幽默的传统故事里感受真善美,了解传统节日,学会爱人,体会浓浓的家庭温馨和年味儿。
作者:
熊亮 文 / 图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适读年龄:
2~8岁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
:
8.6
内容简介:
农历腊月廿三,是祭灶的日子。这一天被称为“小年”,从这一天开始正式进入春节。
按照传统,这一天要进行“祭灶”仪式,就在这一天,灶王爷要到天上去“述职”。到了天上,灶王爷要向王母娘娘汇报这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王母娘娘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家人来年的祸福。
推荐理由:
《灶王爷》的故事取材于传统,以民间传说为题材,展示我们独有的文化,但这个故事也不拘泥于过去,它也融入了我们当代生活的缩影。
现在的人也许还有知道灶王爷”的,但是灶王爷到底是干什么的,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书中将灶王爷的来历和特点用含蓄俏皮的语言叙述出来,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了这个可亲可故的神仙爷爷。
简约拙朴的画面充满着传统民间特色,色彩鲜艳,线条柔和,封面上睁着大眼的灶王爷让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都特别喜欢。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04
《团圆》
画面精美,充满浓郁中国气息,感受灵魂深处的温暖和力量,让孩子知道家是最温暖柔软的地方。
作者:
余丽琼 / 文,朱成梁 / 图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适读年龄:
3~10岁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
:
8.8
内容简介:
《团圆》,故事情节很简单,讲一个父亲年年外出打工,只有在过年的几天回家与家人团圆,书中以小女孩的第一人称,着重描述了的小女孩跟爸爸相处短短几天的心理历程。
经历了陌生(躲在妈妈衣服后面)――熟悉(跟爸爸包汤圆、拜年、看爸爸修缮房屋)――不舍(离别时紧紧抓住爸爸,并把自己非常看重的“好运硬币”送给爸爸,希望好运能够一直陪伴爸爸),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很感人。
团圆,属于你我的节日故事;团圆,是一种 情感 的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维系、是中国人喜欢的圆融、是心灵上的大满足、心里的硬币。
推荐理由:
本书入选教育部首次推荐书单、推荐课外阅读书。荣获《纽约时报》2011年度优秀儿童图画书、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优秀儿童图画书首奖。
绘本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心理 情感 恰切而有机地融为一体,具有人情味、 历史 感、艺术美的感人作品。
其文字故事自然素,没有夸饰的言辞,没有过剩的意绪,主题意蕴含而不露, 情感 表达酽而不烈,结构安排疏而不漏,既为绘画提供了坚实的展开基础,也给绘者留下了广阔的创意空间。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05
《过年啦!》
用互动 游戏 讲述过年的由来及各种传统习俗,感受快乐的阅读,过正宗的年。
作者:
孙肇志 / 文,O杨 / 图
出版社:
未来出版社
适读年龄:
2~6岁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
:
8.5
内容简介:
春节是我们中华 名族 的传统节日,翻开这本书,小朋友们就会走进一个节日风情盎然的游乐场。
书中藏着奇妙的翻翻、拉拉、信袋、立体等多种新巧的互动形式,小朋友不但能够了解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的各种春节仪式。
推荐理由:
春节是中国人重大的一个传统节日,多种多样的传统习俗给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也给人们带来一年的好心情。可是,像贴对联、做年饭、放鞭炮、挂灯笼等大部分环节孩子们都无法参与,无法体会到这些习俗的意义,传统往往流于形式。
而这本《过年啦!》采用书中书+翻翻+拉拉+信袋+立体等12个互动机关,将 游戏 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让孩子在动手玩乐中铭记传统,增长知识。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06
《十二生肖的故事》
中华文化必读经典、浓浓的年味、十足的中国风。
作者:
赖马 文 / 图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适读年龄:
3~10岁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
:
8.2
内容简介:
《十二生肖的故事》改编自民间传说十二生肖,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融入了富有现代气息的细节,设计了“渡河比赛”的故事主线,生动幽默地描绘了选拔出十二生肖的过程。
推荐理由:
全书也为十二生肖各自的突出特点做出了合乎想象又乐趣十足的解读,比如:为什么老鼠怕猫?为什么蛇没有脚?为什么猴子是红屁股?等等。
故事最后还附有“生肖 年谱 对照表”,让孩子轻松看懂年龄和生肖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对照查看家人、朋友的生肖,非常有趣!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07
《香香甜甜腊八粥》
以温馨欢乐的日常生活展现腊八节的习俗和特点。
作者:
张秋生 / 文,朱成梁 / 图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适读年龄:
3~8岁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
:
8.5
内容简介: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本书以腊八节为故事背景,通过嫣儿一家准备腊八粥的食材,熬粥,送粥,喝粥,给出门在外的亲人留粥,把腊八粥涂在树上,等等一系列活动,在温馨欢乐的场景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了腊八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语言的力量和感人的图景结合在一起,使整个故事让人回味、让人充实。
推荐理由:
本书可以使孩子了解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又可以唤起孩子们的好奇,使他们在回味故事的过程中寻前探景、求解问疑、入境见真。
同时引领孩子换一个角度来看世界,通过祈盼、祷祝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进入敬重、感恩这样涵盖着文化核心内容的高尚境界。
故事中有关勤于做事、关爱亲朋、乐于助人的内容,可以使孩子们的爱心变得更强大起来。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08
《好困好困的新年》
不拘泥于传统民间的故事,用全新的节日故事,展现悠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与节日内涵。
作者:
孟亚楠 文 / 图
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适读年龄:
2~6岁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好困好困的新年》巧妙地利用“冬眠”和“新年”这两个在时间上重合的线索,讲述了从来没有过过新年、没吃过饺子的宝熊想要过一次新年的故事。在宝熊努力尝试清醒着过年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来自朋友们的帮助。
故事以小动物为主人公,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背景,通过更加符合当代儿童阅读习惯与需求的故事,传递出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以及节日的真谛。
推荐理由:
作品通过这样的全新演绎,传递出中华民族和谐互助的民族精神,以及传统新年注重团圆的喜庆气氛。
同时也在故事中融合了关于“贴春联、吃饺子”等传统习俗,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潜移默化地了解中国节日和节日背后所蕴藏的古老智慧。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09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传统节日,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作者:
司南 /改编,朱成梁、刘大为等 /图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适读年龄:
3~10岁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
:
8.6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涵盖了小年、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七夕、中秋节、腊八节八个节日故事,由多位国画大师联袂打造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书中文字在经过反复打磨,朗朗上口,富有童趣。
故事选材都是我们最熟悉的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经过多少代人的口口相传,凝固成我们记忆的一部分,也值得保存在每个孩子的童年时光里。
推荐理由:
每本书的结尾附有对应传统节日的有趣的习俗。孩听完故事,还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的节日,感受传统之美。
精心打造的这样一套传统节日故事,旨在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传统节日,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领略先民深邃的智慧。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10
《打灯笼》
送给孩子的中国式新年祝福。
作者:
王亚鸽 / 文,朱成梁 / 图
出版社:
新世纪出版社
适读年龄:
2~8岁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
:
8.3
内容简介:
在年味开始变淡的正月初五,招娣终于盼望来了舅舅送来的灯笼,村巷里夜色如海,灯光点点,小伙伴们举着各自的灯笼互相斗艳:“你的是牛粪灯,好好看。”“你的是莲花灯,我的是火罐灯。”……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年也要过完了,这是最后一晚打灯笼了……
推荐理由:
作者借小女孩招娣从期盼挑灯笼,到点亮、燃烧、熄灭,再到重新心怀期待的温暖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渐渐丢失的一种不舍,淡淡的离别乡愁以及在怀抱希望中慢慢长大。
这本书的画家,是博洛尼亚童书展插画奖得主朱成梁老师,画中有雪、有村庄、有灯笼、有孩子,童趣在画面中流动,年味在灯笼中闪动,是送给孩子最好的中国式新年祝福!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11
《好忙的除夕》
你我熟悉的除夕日常, 在大人忙碌准备,孩子热情参与中, 凝聚一家人温暖团圆、有情有味地过年。
作者:
翁艺珊 文 / 图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适读年龄:
2~6岁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好忙的除夕》以孩子热情参与过节,却越帮越忙的逗趣经过,搭配时而押韵的文字,将三代同堂忙碌准备过年的点滴描绘得有情有味,仿佛你我家中的过年片段,令人备感亲切熟悉。
当中细腻埋设的年夜饭、花卉、糖果等,应景过年之余,更蕴含喜气洋洋的过节吉祥话――“吃甜甜,好过年”“吃鱼年年有余”“吃菜头,好彩头”――让孩子在互道恭喜、温馨团聚中,感受文化传承的祝福心意,也储存满满的过年幸福滋味。
推荐理由:
该绘本荣获“第三十届・信谊幼儿文学奖”――图画书创作奖、评审委员推荐奖。语言简洁明了、朗朗上口,画面丰富生动、令人捧腹,在作者的笔下,除夕是好忙的,好玩的,好味道的,也是充满浓浓亲情的,团圆的。
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记录了他们经验里的故事,同时孩子们也能从书里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12
《饺子和汤圆》
带孩子了解中国传统食文化,春节为什么吃饺子?南方人为什么吃汤圆。
作者:
卷儿 / 文,任晶晶 / 图
出版社:
连环画出版社
适读年龄:
2~6岁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
:
8.2
内容简介:
相信小朋友们对饺子和汤圆并不陌生。他们有很多不同点,比如:
一个皮肤滑滑的,一个皮肤黏黏的;一个穿得薄薄的,一个裹得厚厚的;一个戴发箍,一个大光头;一个喜欢吃肉和菜,一个喜欢吃甜食……
虽然他们有很多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小朋友们能猜到吗?
推荐理由:
饺子和汤圆立足于我们中国人的味觉记忆,而且一南一北代表着南北饮食习惯上的差异,极具地域代表性。
在“吃书”中将两种普通的食物化身为可爱的小角色,像说相声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地全方位介绍自己。故事内容非常通俗易懂,特别适合小朋友阅读。
饺子和汤圆虽然各有各的形状,各有各的味道,但它们的登场往往与团圆有关,它们没有缤纷绚丽的外表,却装满了家的朴实味道。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13
《老鼠娶新娘》
新版语文教材教师推荐书单,充满浓郁民间风俗和中国特色的绘本。
作者:
张玲玲 / 文,刘宗慧 / 图
出版社:
21世纪出版社
适读年龄:
3~7岁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
:
8.2
内容简介:
“一月一,年初一。一月二,年初二。年初三,早上床。今夜老鼠娶新娘。”本书以童谣开场,讲述了“老鼠嫁女”的故事。老鼠村长想给自己的女儿选一个比猫还强的女婿。
他一路拜访了太阳、乌云、风和高墙,最终发现还是老鼠本领大。于是正月初三,村长女儿坐着草鞋做的花轿,吹吹打打 的 嫁给了老鼠阿郎。
推荐理由:
本书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充满了浓郁的民间风俗特色。无论是动物形象、建筑风格和场景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乡村的风貌。
画面也很喜庆,红色的喜服、红色的盖头,亲朋好友都参与的喜宴……处处体现了中国民俗。鼠年就读“老鼠嫁女”的故事!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14
《温妮的中国年》
在魔法的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年。
作者:
【澳】瓦莱丽・托马斯 / 文
【英】科奇・保罗 / 图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适读年龄:
3~8岁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温妮和大黑猫威尔伯打算邀请亲戚朋友一起庆祝中国年,他们打扫卫生、张灯结彩、准备年夜饭……忙得不亦乐乎。
吃完年夜饭,新年大游行开始啦!温妮的花园里非常热闹:耍狮子、舞龙灯、放烟花……就在这时,威尔伯突然失踪了,他究竟去了哪里?温妮还能和威尔伯一起庆祝中国年吗?
推荐理由:
温妮女巫系列绘本,虽然画面上有许多黑色,但是颜色的变化让孩子清楚看到每个元素,这是一本有趣又生动的书,可以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
女巫温妮,不是一脸皱纹、没有牙齿、眼神邪恶,正在山洞里熬制神秘药水的老太太,也不是披头散发、抱着水晶球念咒语的吉普赛女人,而是住在现代化房子里、爱运动、爱网购、爱热闹、爱小动物、懂得魔法的神奇女巫。
温妮的性格有些小迷糊,但每次遇到困境都有化险为夷的本事;她在生活上有些不拘小节,可一双善于发现快乐的眼睛总能让她享受当下;温妮碰到麻烦时,会慌乱紧张、语无伦次,但冷静下来后,积极思考、冷静应对是她的一贯作风;
温妮还充满冒险精神,动不动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上天、入地、下海,无所不能。就是这样的温妮,受到无数小朋友和大人的喜爱。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15
《欢乐中国年》
图书内容覆盖面广,知识时间跨度长,孩子们能从书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作者:
七色王国 绘/编
出版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适读年龄:
2~12岁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
:
9.8
内容简介:
绘本讲述了团团和圆圆跟家人一起准备和庆祝新年的有趣故事。图书用精致的插图,逼真的立体纸艺和互动的工艺向孩子们展现了中国人所重视的春节盛况。
孩子们能够从中了解年的由来、相关的神话传说、有趣的传统年俗、各地的食俗和丰富多彩的新年活动,还能认识在春节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智慧和结晶,以及中华民族对生命和未来的追求。
推荐理由:
书中大量的3D立体场景,让孩子可以直观的了解传统春节,有买年货、吃年夜饭、逛庙会、欣赏元宵舞龙灯等等,相比枯燥的灌输知识,它能让孩子一边玩一边了解学习。
其中多处可以“翻、转、移、拉”的机关,不仅能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吸引他们的好奇心,还能锻炼动手能力、观察力、思考能力。
而且这本书还配套赠送两张窗花和一份DIY走马灯,阅读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贴起来做起来哟!
三张图感受一下这本书:
春节阅读小贴士
临近春节,和孩子一起憧憬春节,也是很美好的事情,尤其是我们的春节内容中又多了一项活动,阅读春节绘本,多么惬意幸福的节日啊!
但切记给孩子读书之前,父母先用心读一读,感受文图带给你的乐趣,这样才可能把阅读的乐趣带给孩子。
父母甚至可以预演一下,怎么读才更有意思,要认识到给宝宝读书不是一件能够马虎应付的事情,需要认真对待哦!
绘本《香香甜甜腊八粥》:这一个绘本,一直可以看十五天
腊八那天,是我翻开朋友圈才知道的。
进入2021年,疫情反扑。我们被封在家里,基本上没了日期的概念,每天数次无聊而焦灼地掰着指头计算还有多少可以解封,每天从手机里翻开一个消息,都感觉有这样和那样的担心。估计小鸟困在笼子里和小狗拴在链子上的心情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吧?。
那天早起迷迷糊糊中打开朋友圈,不同于其他日子满屏的疫情消息,扑鼻而来的是一股甜甜的粥香。不知几家在真的熬粥,居民居家隔离期间,厨房里几乎没有熬粥的原料。
权且,用这个绘本解解馋吧。《香香甜甜腊八粥》这个绘本,我一直看了四天。每一天的每一页上,都是糯糯甜甜。
妈妈可以和宝宝一直看到过年,唱着那首儿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香香甜甜腊八粥》作者张秋生,朱成梁【作者都是这么醇醇厚厚的名字】。
封面与扉页:
传统样式的小袄,清清纯纯的小辫,可爱地吐着的小舌头的小女孩,到吊挂的玉米,散落的柿子,啄食的喜鹊,抢食的小狗,偷食的小老鼠以及冒着热气的粥碗,无论是主题画面,还是背景,都给人一种富足安宁的感觉。而“腊八粥”三个字,用点点“红枣”点缀,平添了一种活泼与俏皮。
故事以一个小女孩嫣嫣的口吻描绘了腊八节这一天,妈妈和奶奶忙忙碌碌做腊八粥的的情景。从小女孩垫着脚翻开日历开始期盼,到食材的准备,然后熬粥,祭神,给邻居送粥,品粥,给爸爸和叔叔留粥,都是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都是平常日子里的期盼,友好,祝福,等待......普普通通,朴朴素素,却又充满了对生活的的仪式感。让人感到踏实安心。
故事画面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乡村冬景,远山近院。有动有静,细节备至。
红柿,粮囤,石碾,门神;老瓮,灶台,罩灯,压水井......细心地妈妈和小朋友还可以发现树枝上的鸟窝,门洞里的纺车。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物件,弥散着浓浓的人间烟火的气息。
有妈妈和奶奶忙碌的身影,脸上洋溢着笑容。有奔跑的小朋友,还有羊儿,驴儿,狗儿,鸟儿......
探头探脑的小老鼠几乎在每一页都来凑热闹,或偷食,或窥望,或跑跳。
画面安宁中透着热闹,平淡中满含欢欣,平静中显示出富足。
画面色彩运用巧妙,浅灰,浅棕,土黄,淡蓝,沉着淡雅,透露着一种轻松自在,平和恬淡。水彩渲染效果的使用,把一种幸福的气氛浓浓淡淡氤氲开去。唯美的乡村景色,无不充满了安宁。而小女孩鲜红的棉衣和枝头红红的柿子,又给整个故事平添一种喜庆与活泼。
绘本的最后一页,是嫣儿迎着大巴车奔跑的画面,把故事的情绪推向了高潮:把故事爸爸和叔叔回来了!一家人团圆了!此情此境应该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最大的期望!
《香香甜甜腊八粥》的文字叙述,和画面的风格极其相似。简单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都是生活中的随常语言,平平实实中,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喜悦的情绪:
“我每天翻着日历,盼着腊八节的到来。”
“我一睁眼就闻到了粥的香味”
“当腊八粥在锅里咕嘟咕嘟唱歌的时候”
“我知道,她是....祝愿我们全家平安康泰”
“连小狗和树上的鸟儿,都分享着着丰年的成果和腊八节的快乐”
“传说中,把腊八粥涂到树上,来年会长得更茂盛”
“迎着雪花在山里唱起快乐的歌谣”
这些朴实的文字给画面做了必要的补充,和谐自然,表达了人们对新年,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满足,与祝福。
薄薄的绘本,温馨的画面,给宝宝普及了我国传统的年俗节日“腊八节”。“腊八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但是,我国民间普遍把这一天看做“吉利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熬粥,祭祀,祈求丰收和吉祥。这一天过后,新春将至,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年味”就逐渐地浓起来了,一直到腊月二十三,就正式进入了“小年”。
现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生活节奏非常快,小朋友们很难以体会这种对新年的渴盼之情,关于民俗一类的绘本,恰恰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香香甜甜腊八粥》必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悠长的回味。
疫情期间,难得有这样的时间,也难得有这样的心情。
我们经历了这样闲居在家,却每天忐忑不安,焦灼无聊;
我们经历着一家人各各分离,就地过年;
我们经历着被困路上,无法回家......
再看看绘本里描绘的恬淡且满足的生活,我们骤然发现:
我们想要的幸福,无非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安康泰的安心和踏实。
相信疫情过后,这一切都会回到我们身边!
张秋生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校园里的蔷薇花》《小巴掌童话百篇》《张秋生童话精选》《森林里的红鬼和蓝鬼》《傻瓜魔法师》等。作品曾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朱成梁著名插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所创作的图画书多次获得中外大奖。主要作品有《一闪一闪兔子灯》《团圆》、《老糖夫妇去旅行》一书的插画。《爷爷的打火匣》《火焰》《会说话的手》《棉婆婆睡不着》等。
北京市属公园2020新春文化活动
最近这段时间,北京应该是开始变得拥挤,春运时间开始到来。人流高峰在最近这段时间开始到来,尤其在近几年的时间开始流行起反向春运,更多乡村人开始前往城市过年,北京也在春节为大众准备了丰富的活动。
北京市属公园春节活动
2020年春节期间,全市32个公园共推出庙会休闲娱乐、传统文化展演、游园赏景赏花、冰雪项目体验四大类87项精品年味活动,届时广大市民可以和亲人朋友一起走出家门,享受浓浓的年味儿。
今年春节,东城区的地坛公园、龙潭公园,西城区的北京大观园,石景山区的石景山游乐园、八大处公园,通州区的运河公园,平谷区的文化公园都将举办庙会活动。各场庙会根据自身特点,分别突出了老北京风情、红楼文化、京东民俗等不同特色。
游客可以在现场欣赏文化演出、参观展览活动、参与特色民俗展示、品尝特色美食,享受从视觉到味觉的全方位体验。位于西城区的双秀公园在大年初三将会开展植物精油口红制作,大年初四还将举办永生花插画展示,春节期间,园内还将展出色彩斑斓、各式各样的年宵花。丰台区莲花池公园于大年初一到初七,举办北京市第十二届水仙雕刻艺术展。
2022北京冬奥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北京的冰雪运动氛围也越来越浓。春节期间,陶然亭、玉渊潭等17家公园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冰雪活动,既有冰车、滑雪、冰球等冰上娱乐运动,还有以冰雪风光为特色的冰灯、冰景欣赏,玩累了还可以尝尝雪乡美食,带领市民在动与静之间感受冰雪的魅力。
春节热门景点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过年”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也是当下最流行的生活方式,堪称新“年俗”。预测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国内出游,在山水名胜类,杭州西湖成为最热门5A级景点,其次是千岛湖和惠州西湖。此外,武当山、峨眉山、黄山等景区也入围了前十;在历史古迹类,有六百年历史、上百万件藏品的网红博物馆――故宫博物馆意料之中的成为最热门5A级景点,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都江堰景区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