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画的西游记写实插画?
本土新生代CG画家,概念设计师――刘冬子:
特色风格:猴子艺术,欧式画派
代表作品:《夕阳血红》,张纪中版
《西游记》
概念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电影
《美猴王》
概念设计,目前连载欧洲漫画《皇室血统》等。
在插画艺术界,提起刘冬子,人们常常这样评价他:“冬子的拳头和他的
画都
能把人打倒。”
是的,刘冬子画作的硬派风格让人看着就那么“有劲儿”。观察刘冬子的作品,他画得最多的就是猴子,对于猴子的痴迷程度让他把有关猴子的元素都画了个遍,比如他是中国画
齐天大圣
孙悟空最传神的插画家之一。
刘冬子的画风让人看出一股执着劲儿,但是整体笔法又有着难以想象的谦逊。他虽然画中国元素较多,但是画风受欧式画派影响较大,因此,用国际风格诠释的中国元素显得流行、时尚、国际化。
去年,张纪中筹划拍新《西游记》的时候,力邀刘冬子做美术总指导,为新《西游记》做概念设计。足可见其在中国画界的影响力。
插画有哪些常见的画面风格
一、时尚风格插画
无论是日系还是欧美向,普遍都不会选择特别艳丽的色彩,多是以比较清新淡雅,尤其是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色彩为主。因为这类颜色比较具有耐看性,即便是盯着看也不会产生审美疲劳。我们在此类画作的处理上也需要注意这一点
二、幽默风格插画
比较常见的是采用夸张的手法造型,这一点在欧美风格中非常常见。色彩的选择上也是比较夸张化,让人一眼看过去就忍俊不禁――
当然日系二次元风格中,也有很多很优秀的搞笑幽默风格插画,一般会走比较偏可爱而Q版的人物,尤其是胖乎乎的脸部和圆圆的眼睛是其标志性特征――
三、唯美主义风格插画
宁静而又平和就是这种画面的主旋律,对于习惯了激烈对抗的大场面的同学来说,偶尔看一些此类作品,你会感觉整个身心都平静下来一般
在色彩方面,一般说来都是以偏中性和冷的主色调最为常见,出现的人物一般不会有太过张力的动作,有的时候为了渲染寂静的气氛甚至舍弃人物当然,为了避免画面过于沉闷,偶尔也会加一些动态效果的元素打破画面
画面中的雨就是这种“静中有动”的感觉――
远处的流星,并不太显眼,也增加了画面的可看性――
四、写实主义插画
应该是最常见的风格了吧?是什么样,就画什么样,把那些最需要表达的东西表达清楚,还用多说么?
五、Q版风格插画
对于Q版,大家真的是再熟悉不过的吧?商品包装,页面设计,游戏人物...无论是二次元,还是欧美向,各种大头娃娃一般的造型永远都不会过时。那或者憨态可掬,或者天真无邪的表情,真的是能让人都要融化了一般――
六、机械科技插画
沉重的钢铁和齿轮,纹丝不动的建筑,以及有设计感的内切割...这些都是机械与科技风格中的常客。和我们所接触到的小清新不一样的是,机械科技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色彩,一般三四个颜色足矣。有些甚至黑与白两种就解决问题
像这种设计师,干脆利落的用近乎只有黑白两色解决问题。但是效果却令人惊叹――
色彩也并不丰富,但是那种庄严浩大的气势,至少是非常成功的表达出来了――
日系里也有很多这种画师,与小姐姐搭配形成一种“反差萌”,近期有玩过《少女前线》都应该对这位画师不陌生吧?
七、装饰主义风插画
多是以装饰性的内容为主,比较注重对线条的处理,在色彩的搭配上比较灵活,既有偏淡雅的
也有这种比较醒目的―
八、影像合成风插画
我们在前阵子的教程中,曾经给大家说过,很多商业向的项目,一般都是一个月的时间,如此短的时间,是不可能给你很长时间对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进行精细刻画。这个时候,贴素材就是一种非常有效果的方法,我们也有种说法叫“半P半画”。
在很多概念设计中,这种方法也是常客,特别是有的时候,设计师为了确定某个地方加树或者是建筑之类的是不是合适,但是直接画的话太消耗时间,这个时候直接从照片上截取就可以了
除了概念设计师以外,现在有很多二次元画师也会采用这种方法,比如下列这张小姐姐插画――
“写实漫画”到底是什么,首先不是写实风漫画风格
仅以此文送给福尔马林姐姐,我讨厌到处叫嚣着的写实漫画,但是喜欢你的画。 我记得,在我大学的时候学习摄影的时候,摄影课的教授把影楼的写真照称作“失真照”。新闻摄影执着于最为真实的一瞬间,这是那位教授说过的话。我以为,相机与画笔最为不同的地方便在于相机能够以最为客观的物质视角记录下来景象,但是画笔做的却是将这些景象升华为精神的东西。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都开始喜欢起来失真照片,喜欢起来没有精神的唯有物质的画作。奇怪?也不奇怪。 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cosplay摄影师,后来彻底放弃了。因为,我一直觉得cosplay应该做到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所以看久了形不似神也不似的coser,我彻彻底底地腻了。只是在镜头面前装可爱,寻找自己最适合照相最漂亮的角度,不知道是否只有我认为那不是cosplay。认识的一个coser姑娘同我说,她觉得有一位coser很美很漂亮,可是她的朋友说见过真人其实很普通。我记得我同她说,你之所以觉得她美丽那是因为你看到了她的照片中一种充实的精神以及敬业的演技。那之后不久,我就放弃当cosplay摄影师了。 当年还在大学里的时候,曾经受当地美术学院的动漫社团邀请参加他们的活动。从那之后,我开始彻底地看不起所谓的写实漫画,甚至是讨厌。那些叫嚣着写实漫画的家伙,连什么是镜头分镜什么是故事逻辑什么是网点纸都不知道。而且不同于过去的我是没有机会知道,而是不屑于知道。他们中绝大多数的人对漫画的认识只不过是从朋友那里听说过《海贼王》和《火影忍者》,以为能用3D建模做一些除了场景和人物华丽内涵空无一物的动画短片,就可以被敬称为高手。那次活动我跟社员们坐公车回学校的时候,所有人都要求再也不要有下次观摩了。即便我们的社团活动大多数时候只不过是聊天――说说最近看了什么动画漫画,偶尔打游戏――电脑模拟器游戏或者三国无双,也比这种所有社员出来自吹自擂一番的社团活动有趣得多。 我从不喜欢“写实漫画”,而且我以为,做所谓“写实漫画”的很多人只不过是高不成低不就罢了。或许我说得过分了,但是,我从来不认为我在哪个作者的“写实漫画”里看到了内涵看到了故事看到了精神。我的母亲是天津工艺美院最早毕业的几批学生之一,她没能赶上如今一个普通设计月薪能超过五千的好时候。只不过空怀着她扎实厚实的美术功底在做生意,改革开放以后她几乎是第一批下岗的人。她和我父亲都说过,仅仅是画画技术好你永远只不过是个画匠而已。真正的绘画大师并非只是因为死了画作才值钱的。 或许是被在母亲各式各样的美术资料里泡大的,仅仅是“画得好”,从来打动不了我。就好像比起欧洲华丽的油画,我还是更加喜欢中国山水一样。我没正式学过美术也没学过艺术啥的,充其量上过音乐鉴赏课,还是因为我一向没有音乐细胞想稍微培养点出来。绘画技法的高超与否,你是电脑CG厚涂还是水彩虽然我现在了点解其中的区别,不过也从来没觉得那有什么值的差别。但是我只会喜欢其中有灵魂的画,也有人把这种灵魂叫做爱,叫做内涵,叫做精神,从不叫做技法。 当年参加完那该死的美术学院的社团活动以后,我在我的速写本里写了一句话――“让写实漫画见鬼去吧!我们的爱是存在于二次元的线条与网点纸上的!!”我爱漫画,虽然漫画本身是多次元的,我却以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剧情是故事是灵魂。并非我认为画技不重要,只有画面与故事最大限度的契合,漫画才会呈现出全部的光辉,哪怕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大打折扣。 只不过是在不停摆POSS耍帅恐怕很难让人有好感,再加上自我满足就更加让人不耐烦,这是大多数所谓的写实漫画插画给我的感觉。很难喜欢它们,觉得没有喜欢的理由。 漫画讲述的是故事,我以为插画讲述的也是故事。即便只是仅仅出现在一副插画上不起眼的人物也有他自己的人生与经历,以及独一无二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人物,只会摆着POSS那只不过是穿着华丽衣服的玩偶罢了。目前大陆很多所谓写实漫画我不喜欢,因为我觉得我只不过是看着一些橱窗柜里的模特在展示它身上的衣服和他身后的店面装潢罢了。想买衣服的人也许会仔细打量看看,但是看的是服装不是模特本身。 或许失礼,但是大多写实漫画的插图在我看来只不过是被打扮过的玩偶而已,还不是那种会出现在恐怖片里的年经月久有了灵气能出来作祟的。而,有的所谓写实漫画,因为只能画出来人偶竟然去同真正的人借灵魂用,便更加的发指了。(我想,应该有人能够明白我指的是什么。) 没有灵魂的人物,无论在小说里还是在画作里都是失败的。或许华丽的文笔有时能糊弄别人的眼睛;或者精湛的画技纷繁的画面能让人暂且忘了看的是人偶照片,不过这永远不能隐瞒本身的空洞。 “写实漫画”,是什么呢?当然不是欧美漫画或者日系漫画所谓的写实风。我这么解释可以吗?就是一些人不会画漫画,美术功底又不扎实,于是把画不出真人神韵的半成品叫做“写实漫画”。我是如此以为的,这种东西只不过是很多人所谓的“自欺欺人”而已。 最后的最后,马林姐姐我很喜欢你的画,你的画能够让人看到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景。你没必要走什么写实漫画道路,那对你来说会是一种倒退而不是前进。当然,如今写实漫画满有市场,要是为了荷包倒也不是不可。但是,请不要让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东西夺走你画中最为美丽的东西。作为喜欢你的画的人,我由衷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