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好插画?
画出流畅的线条。
正如我们学写字都是从一笔一划开始的,插画也是由一丝丝线条所组成的。因此,练好线条可以说是画师的基本功,好的线条能够如行云流水一般、力度均匀且没有中断。

用线条描绘出的眼睛。
线条练久了,就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素描画,通过线条来进行写实或抽象创作。线条用的越细腻,功底也就越扎实。

从草稿图到线稿图。
对线稿做好着色。
有了前期的线稿,整张插画就相当于搭好了框架,只有完成了后期着色,插画才算是真正完成。

着色前后对比鲜明。
相比基础的线条,着色的难度会更高一些,一方面要考验画师对不同配色的理解程度,还要根据场景中光源位置,用渐变的色彩还原真实的光影,让整张插画看起来真实自然,无违和感。

日漫中常见的平涂着色。
在插画的着色中,大致可分为平涂与厚涂。其中平涂风格多见于日系动漫,着色对线条的掩盖并不明显。而厚涂则更倾向于油画风格,着色会对线条形成明显覆盖。

厚涂着色较深,立体感更强。
对于线条功底较弱的朋友,可以尝试通过厚涂来“掩盖”自己前期的不足,但需要注意厚涂涂不好,画面会看起来很“脏”,影响整体视觉效果。

日呆们着色常用的软件SAI。
在着色方面,理论上任何工具都可实现,画师们常用的软件有PS和SAI、Painter等。相对于PS,后者的功能虽然没有那么全面,但界面简洁,操作方便,着色完全够用。只要熟悉了软件的功能和界面,大家按自己的习惯使用就好。
对画面做好分层。
线稿着色后,接下来就是分层了。就像我们使用PS做效果都要对图片进行分层,在插画的创作上也一样。根据甲方的要求,分层的层级与方式会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插画分层越复杂,能够拿到的酬劳也越多。

立绘上半身分层。
分层对于画师的构图能力要求较高,对于动画、游戏行业的甲方,往往要求人物立绘更换较多的姿势和着装,这其中就要通过分层方式来实现。除了立绘,插画背景也是常常需要更换的地方。同时包含立绘分层与场景分层的插画,其价位通常都在10K以上,但需要画师有足够的功底才行。

外围服饰的分层。
与大家常见的PSD文件不同,画师们通常会将高精度、分层多的插画保存为PSB。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PSB可以存储大于2G的源文件,最高也支持长和宽30万像素的图片,如果甲方需要做大尺寸的广告宣传画、易拉宝等,就需要给他们PSB文件了。

分层合并展示的整体效果。
线条、着色、分层,可以说是一名插画师必须做好的三件事,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从简单的机械劳动中脱离出来,变身成为一名创意美术大师
创作插画的意义及其要素
论文里的创作插画属于观念插画。
1、插画的意义,以插画为媒介的观念艺术创作。其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与形式。是以插画的艺术形式表现艺术家思想的一种插画形式。
2、插画的要素有以下几种:目的性与制约性、实用性与通俗性、形象性与直观性、审美性与趣味性、创造性与艺术想象、多样化、多元化。
扩展资料
观念插画
观念艺术(Idea Art),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西方美术流派。观念艺术标排除传统艺术的造成型性,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由艺术家创造成的物质形态,而是作者的概念(concept)或观念(idea)的组合。
当一件物质形态的艺术品呈现于观众面前时,观众所获得的信息并不比某一事物的概念或某一事物的意义在时空中更强烈。因此,照片、教科书、地图、图表、录音带、录相乃至艺术家的身体都被用作观念
艺术的传达媒介,主要在于表现观念形成、发展及变异的过程。
在中国发展比较好的有观念摄影,多被青年艺术家热爱,用于表现艺术观念。
艺术的发展经历:具象→意象→抽象→观念
到21世纪各种艺术形式并进发展,观念艺术的来临说明艺术只要是以任何媒介形式表现艺术家思想观念都叫艺术。
插画的发展从插图(为文字图解)→插画(确定了插画的学术意义)→观念艺术(观念插画)(表现艺术家思想的艺术形式)。
“观念插画”由著名插画师李金孺提出观念插画理论,借用观念艺术、观念摄影的艺术概念,提出观念插画理论,为以插画形式表现艺术思想的艺术家学习和交流。
参考资料:
找图网-插画
【插画教程】如何开启系列插画的创作?
想画一套12张系列插画,作为日历送给我爱的朋友们,是学习插画以来一直想要实现的小梦想。这个Flag立了又倒下,辗转反侧了将近2年。终于在2020年的开端,实现了。
画完的那一刻,有一些小小成就感和激动,至此我终于摆脱了不会创作系列插画的困扰,虽然所有的画面都还不尽完美,未来还有好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这一系列的完结,对于一个插画小白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
在这里也想记录下我的成长和创作历程,希望对有同样困扰的小伙伴们带来一些启发。
一,确定主题
这一套系列我选定的主题是瑜伽,起初一直想练人体,但不知道可以从什么方向开始。无意间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好多热爱运动的朋友,每天早上发布的早安健身图。一个个妙曼的身姿,特别的令人心驰神往。所以一旦看到好看的图我就赶紧存起来。当时还不知道自己要画这个系列,仅仅出于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二,找参考图
当我确定要要以瑜伽为主题创作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图片的储备不足12张,于是我在网上四处搜寻,终于找到了让自己满意的12张图。搜寻网站:必应,百度,Pinterest等。
三,画出线稿
这一步骤是找好图片后,按照骨骼结构--填充肉--穿上衣服的方式画出来的。
四,思考构图
画完主要人物后我开始想场景,设计了几个都不太满意,太难的我画不出来,正好在这个时候看到了微博上有人分享:把人画的很小物品画的很大的创作方式,受到了启发,我也可以不拘泥于固有的形态,进行大胆的尝试呀。于是就确定了花瓶,杯子和人一般大的构图。
五,找色彩参考
这个部分也纠结了比较久,有很多喜欢的配色系列图,如何做出取舍呢?因为画面我想表现出温馨,温暖明快的色彩,所以最后选出了我一直都比较喜欢的插画师的作品配色作为参考,但后面也有调整。
六,动手画出第一张图
按照前面的步骤,我画出了第一张图,可以发现我的色彩明显比参考图的颜色要深一些,这是因为在后期处理的时候,无意间试了一个笔刷做效果,竟然发现比原来的颜色更好看,所以后面就有了不同的配色。多尝试,总会有新的惊喜呀!
七,其他图片的绘制
按照同样的方法,找到想画的元素,进行场景--线稿--涂色--后期效果的处理。至此剩下图片的产出也就水到渠成啦!
八,用剪映做出小视频
九,发微博,更新作品集
这一系列的图就此完结了。别看短短的一篇文章就介绍完了,但实际操作起来我花了近2个月的时间,期间断断续续的其他工作影响了进度,但每天都会画上几笔。这一个创作过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要着急,盲目的去看别人完成作品的质量和速度有多么的迅速。那也是别人好多年积累沉淀的结果,亦或者别人就是有天赋。
而我,作为一个平凡普通的小白,画出一个系列图也需要好久的时间。我接受了我是一个运势普通的平凡人,做什么事都困难重重。但尽管如此,我享受每天一笔笔把画布填满的过程,这样也就足够了。当然,最后的结果我还是很满意的。
最后,还是要以一碗鸡汤来结束我的分享。
这一系列的名字叫做:2020做最好的自己。
这也是我不断叮嘱自己的一句话。
不论外界怎么样,不论别人怎么样。
我们唯一能够掌控的是自己的人生。
2020做最好的自己,足矣!
愿我们都能如愿。
有空的地方,就有人跳舞。
只要还有艺术,生活就不会荒芜。